编辑:发表时间:2022-12-21 13:21:53
一年四季就像一个大圆圈,年尾连着年首,除夕连着新年。如果把这个大圆圈一分为二的话,分界线就是夏至和冬至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终点,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,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,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。
同样夏至是太阳南行的开始,冬至是太阳北返的开始,随着太阳的北返,白昼开始加长,阳气开始出现,也就是说夏至是阴气出现的开始,冬至是阳气出现的开始,从夏至到冬至之间属阴,从冬至到夏至之间属阳。
春季为少阳,夏季为太阳,秋季为少阴,冬季为太阴。用数字来表示,那就是春数七,夏数九,秋数八,冬数六,九为太阳,六为太阴,阳顺阴逆,夏至从九到八,为太阳生少阴,冬至从六到七,为太阴生少阳,从七到九是春夏交替,从八到六是秋冬交替,所以说“七上八下”,指的是阳气的上升和下降。
那么冬至最大的特点就是太阴生少阳,阴极而生阳。所以冬至之前的气候特点就是地气不升,天气不降,上下闭塞,正如小雪三候说“闭塞而成冬”。冬至之后,阳气萌动,地气始升,天气始降,上下开始逐渐相通,万物开始萌动。
所以冬至三候为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”。意思就是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躯,麋鹿已经感受到了阴气减退,头角开始自动脱落。山中的泉水也随着阳气的萌动开始流动和温热了,水乃天一之阳所生,阳生而动。所以冬至也代表着万物活动的开始。
冬至是阳气初生的开始,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“日影”长之至,至也就是转折点,阳至生阴,阴至生阳,所以阳气始于冬至。为阴和阳“交子”之时,此时各种力量混杂,所以要吃饺子以抵御晦气。
老人们说:冬至吃饺子,不怕冻耳朵,其实最初的饺子是与汤一起食用的,叫馄饨。在寒冬里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,耳根发热,就不容易被冻了。再加上冬至是最适合进补的时候,对于以前人来说,最好的食物也就是饺子,正所谓“好吃不过饺子,好玩不过什么”。
一般北方吃饺子的比较多,南方吃汤圆比较多,因为南方不怕冻耳朵。所以南方吃汤圆,又叫“冬至圆”,有团圆的意思。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“圆仔贴门”的传说,就是女儿想念在外乞讨的父亲,把汤圆贴在门上,期盼早日团圆,后来就成了一种习俗。
由于冬至是阳气初生的开始,也是天地相通的开始,天地通则万物生。所以古代的帝王每到冬至之时,就会举行祭天仪式。所谓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夏至祭地,冬至祭天,天为阳,冬至一阳生,所以祭天。
古代的帝王自称天子,也就是天的儿子,所以祭天祭地只是皇家之事,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祭天的,只能祭祖。冬至代表着老阴生少阳,寓意着祖先重生,所以冬至的祭祖就是对祖先最后的送行,因此有些地方在冬至祭祖时,还会送一些衣服或者盘缠等,也就是烧一些物件。
以前的冬至,学子们还要祭拜孔子,后来就成了宴请老师的一种节日。
每到冬至时,民间还有赠送鞋子的习俗,《中华古今》有说:“汉有绣鸳鸯履,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”。之后就成为了习俗,也就是冬至那一天,外甥给舅姑送鞋子。以前的鞋子和帽子上都有精美的刺绣,一般鞋子上绣猛兽,帽子上做虎行,也就是虎头帽子。
三国曹植的《冬至献袜履表》中就有“亚岁迎祥,履长纳庆”的句子,在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:“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”。冬至:“阳生于下,日永于天,长履景福,至于亿年”。因此以前的冬至也叫“履长节”。
意思就是冬至一阳生,初生的阳气从地下开始往上走,也就是从脚开始往上,所以送一双鞋子护住初生的阳气,以保平安。俗话说“冬至一阳生,送鞋保安康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以前人每到冬至前后,就会修窖藏冰,也就是修一个地窖,就像农村储藏红薯的地窖一样,约有六七米深,然后去河中凿一些冰块,到了冬至这一天,把冰块放入地窖中,并且在冰窖中放入各种鲜果,等到春季之后,再取出鲜果食用,就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样。当然现在有了冰箱,也就不需要储藏冰块了。
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,也是阴气最强的时候,阴气是收敛的,阳气是发散的,当然人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,夫妻分开。《后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”。所谓“安身静体”也就是“分开”居住,因为阴气强对男人不好。
Copyright 2015-2021 版权所有 www.souyaoca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