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找药材 > 清热药 » 土大黄

土大黄

土大黄

中药名称:

性味归经:性凉,味苦、辛。归心经、肺经。

产地分布:土大黄原植物多生于山脚或山坡近水处。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。

功效作用:清热解毒,止血,祛瘀,通便,杀虫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土大黄中药详情
  • 中药名称
  • 功效作用
    清热解毒,止血,祛瘀,通便,杀虫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  • 使用禁忌
    尚不明确。
【英文名】:Radix Et Rhizoma Rumei

【来源】:

【植物形态】:多年生草本,高约1米。主根粗大肥厚,黄色。茎直立,紫绿色,有多数纵沟。基生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20~30厘米,宽10~20厘米,先端钝或钝圆,基部心形,下面有小瘤状突起,有长叶柄,托叶鞘膜质,早落;茎生叶卵状披针形,向上渐小,叶脉红色。花成簇集成圆锥状总状花序;花被片6,淡绿色,2轮,内轮花被片圆心形,每边具4~7齿;雄蕊6;子房三角卵状,花柱3,柱头毛状。瘦果卵形,有3棱,褐色,包于增大的内轮花被内。花期5~6月,果期6~7月。

【药材性状】:土大黄根及根茎呈类圆锥形,长15~17厘米,根茎直径达3厘米,根直径为1.5~1.8厘米。全体棕红色至灰棕色。根茎部顶端有茎基残基,并具有棕色鳞片状物及须毛状纤维。根部常有分枝,表面具多数纵皱纹,表面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。质硬,切断面黄色,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微苦。

【临床应用】:用量9~15克,水煎服。外用适量。常用于肺脓疡,肺结核咯血、衄血、痈肿疮毒、湿症,跌打损伤、便秘及烫伤等症。

【化学成分】:土大黄根及根茎主要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、大黄素甲醚及大黄酚,还含酸模素、6-O-丙二酰基-β-甲基-D-吡喃葡萄糖苷、阿斯考巴拉酸及止血有效成分磷酸铵镁,尚含多量鞣质。

【配伍药方】:①治小腹瘀痛:土大黄根9~15克。酒水各半,煎服。(《海南药物志》)  ②治烧伤:土大黄15克,地榆15克,研细末,加冰片0.3克。菜油调敷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  ③治血小板减少:土大黄15克。水煎,每日1剂,分3次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  ④治咳嗽吐血,跌打受伤吐血:金不换15~21克,和精猪肉切细,做成肉饼,隔水蒸熟食之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  ⑤治皮炎,湿疹:土大黄适量。煎水洗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 ⑥治腮腺炎:鲜土大黄根、鲜天葵根各适量,酒糟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

【药理研究】:1.抗菌作用:土大黄中含有抑制真菌、细菌和莴苣秧苗生长的成分。2.止血作用:土大黄含有大黄素、大黄酚、酸模素等,其中大黄素、大黄酚能促进血液凝固,降低血管通透性,加强毛细血管收缩性。药理实验表明,土大黄注射液能缩短家兔出、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,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。

【药材性状】:土大黄根及根茎呈类圆锥形,长15~17厘米,根茎直径达3厘米,根直径为1.5~1.8厘米。全体棕红色至灰棕色。根茎部顶端有茎基残基,并具有棕色鳞片状物及须毛状纤维。根部常有分枝,表面具多数纵皱纹,表面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。质硬,切断面黄色,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微苦。
推荐药材
查看更多
中药禁忌
查看更多

Copyright 2015-2021 版权所有 www.souyaoca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